1.体验东风日产新款轩逸超混电驱 油耗不足5升的它值得买吗?

2.东风日产新款轩逸将于3月10日上市 变化集中在前脸

3.东风日产轩逸新老款车型对比

4.配置增加/价格没涨!东风日产全新轩逸上市

东风日产汽车新一代轩逸_东风日产2020新款轩逸

车评观察《车评社》

前言:尽管如今消费者对车辆呈现出多元化需求,但通过归纳总结不难看出,这些衍生出的新需求点,如工艺材质、智能科技、澎湃性能等,大都还是建立在车辆“省心放心”的基础上。不过将这两种产品特性发挥到极致的车型并不算多,家轿领域的东风日产轩逸算一个。

凭借亲民的售价定位,可靠的品质和不错的舒适性,东风日产轩逸自2006年至今,已经赢得500万家庭的信赖。即便是在2022年内卷愈发严重的阶段,也取得年销超42万的成绩,位居轿车榜单第一。如今随着汽车消费市场年轻化态势的推进,为了巩固自身在家轿市场的地位,同时也为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东风日产轩逸家族迎来蜕变。

不过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下,更省油、更能跑的插电混动汽车开始走量,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也崭露头角,全新轩逸会带着哪些看家本领“登场”呢?

3月10日,东风日产全新轩逸家族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包括轩逸·经典在内的11款车型,并提供纯燃油版和电驱版两种动力系统,售价区间为9.98万元-17.49万元。其中全新轩逸起售价11.90万元,超混电驱版起售价13.89万元。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款轩逸在外观造型上用了更加年轻时尚的设计,并对部分配置进行了优化升级,迎合了时下年轻消费者对新的车辆需求。

在外观造型方面,新款轩逸家族用了日产最新的V-Motion家族设计语言,并推出燃油版和e-POWER电驱版两种外观风格。前脸用的是大尺寸倒梯形前进气格栅,和两侧造型犀利的柳叶眉大灯组连接形成一体式设计,提升了车辆的视觉宽度。

在中网设计上,燃油版用的是横向镀铬装饰,有点“小号天籁”的既视感,而电驱版用的是点阵式设计,兼具时尚感和精致感。并且后者还配备有专属的冰岩蓝/曜石黑双拼色车漆,有着不错的质感和辨识度。

相比外观来看,比亚迪秦PLUS DM-i外观则显得大气稳重,其前脸延续了“Dragon Face”的设计语言,进气格栅内布局短横辐式中网,车身比例协调,整车的辨识度很高。不过全新的轩逸看起来时尚运动,对年轻人比较友好。

车身侧面有着不错的运动感,前后翼子板处的轮眉以及上扬勾勒的内凹腰线,让整车的稳重风格中多出几分活力。而电驱版还提供最大17英寸的双五辐轮圈,搭配215/50 R17规格的轮胎。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是4652/1815/1450mm,轴距2712mm。尾部造型颇为简约,尾灯组用了熏黑处理,横置线条的勾勒带来不错的层次感,隐藏式排气布局强化尾部整体感。

而秦PLUS DM-i是一款紧凑型轿车,其车身长度达到了4.7米,轴距为2.7米,已经可以比肩很多合资中型车,两车在空间表现方面都比较良好。

在内饰方面,两车的内饰也各有特色,细节做得也很到位。但要论整体的科技感,全新轩逸也有话语权。

轩逸车内在全新配色和细节调整的润色下,也呈现出年轻姿态。燃油版车型的中控屏升级至12.3英寸,并配备有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显示效果和操作便捷性有了显著提升。电驱版车型的空调出风口从长方形调整为三圆形设计,多了几分柔性和时尚感,并搭载有拨杆式电子换挡机构。而在车内氛围和舒适感的营造上,新款轩逸也下了一番功夫。BOSE音响系统、环抱式氛围灯以及L2级智能驾驶系统ProPILOT超智驾等配置的搭载,让出行生活充满乐趣和仪式感。

而比亚迪秦PLUS DM-i入门级车型的中控屏仅为10.1英寸,顶配车型为12.8英寸,但是相应的购车成本也会上升。车机系统方面,比亚迪秦PLUS DM-i搭载了最新一代DiLink智能系统,车联网、OTA升级、语音识别控制等功能比较丰富。

动力方面,新款轩逸燃油版继续搭载1.6L自吸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35马力,峰值扭矩159牛·米,传动系统匹配CVT无级变速箱,轻松满足日常用车需求。

而新款轩逸e-POWER电驱版搭载的是由1.2L自吸发动机与单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综合功率100kW,峰值扭矩300N·m,NEDC综合油耗最低4.1L。通过内燃机发电、电机驱动的方式,让用户可以享受到“快顺静省”的驾乘体验。

秦PLUS DM-i搭载了比亚迪的DMi超混系统,由一台拥有81kW的1.5L插混专用发动机和132kW功率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组成,百公里加速为7.9秒。

车评观察

其实在10万级家轿市场中,受造车成本的制约,很难找到“鱼和熊掌兼顾”的车型,所以这时就需要车辆做出一定取舍。显然,新款轩逸每次的迭代升级,都可以说符合消费者每个阶段的用车需求。拥有值得信赖的品质和口碑,稳重又充满活力的造型和油混双用的驱动方式,在和趋年轻化的市场言和的同时,还满足了消费者对性能和油耗经济性的双重需求。

从相同的价格区间对比来看,比亚迪秦PLUS DM-i颜值实力兼备,如果不在意品牌,日常家用还是够的。此外,它是一个上升期的轿车新成员,在消费者基数方面与轩逸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然,轩逸的综合实力也不错,日产的油电混动系统技术成熟、可靠,也具备不错的耐用性,而且还有着合资品牌的背书,再加上不到10万出头的入手价,全新轩逸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评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体验东风日产新款轩逸超混电驱 油耗不足5升的它值得买吗?

10万级紧凑型家轿的竞争一直比较激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面对目前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车型,该如何选择成了大难题,有种“乱花渐入迷人眼”的感觉。过去买车,只需要跟着销量排行榜来,起码买到的车型保值率、市场认可度高,后续维保也比较容易。现如今,很多车型虽然“内卷”但却走错了方向,在不断的堆砌配置、尺寸参数外,忽略了这款车本该拥有的实用性、安全性。

那么问题来了,现如今买家轿车真的不能“盲选”,必须慎重再慎重吗?近日,全新轩逸家族正式上市,换代之后的全新轩逸,用自身硬实力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作为日产旗下经典紧凑型轿车,全新轩逸家族本次带来了8款车型,燃油+混动的组合,对于追求经济适用性的车主吸引力较大。其中燃油版轩逸共有3款可选,官方指导价为11.9—13.39万元。全新轩逸换代后,新车针对外观、智能配置、智能驾驶功能等方面做了较大的升级,产品力进一步提升。

此前的轩逸主打稳重风格,全新轩逸在外观层面融入了更多年轻化元素,新车用V-Motion设计语言打造,车头由原本的小格栅+粗镀铬组合,变成了一整块高亮的黑色饰板,中间配备细长的镀铬饰条勾勒,细节处理更加精致。车头两侧配备LED透镜式前大灯,内部集成了LED流水式转向灯,点亮后辨识度很高。此外,前脸底部配备狭长的银色饰条,两侧三角形进气口设计比较立体化。可以看出,全新轩逸在外观上融入较多年轻化元素,对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消费者吸引力较大。

尺寸方面,全新轩逸长宽高为4652*1815*1450mm,轴距为2712mm,这个尺寸和同级别车型相比较优势较大,不仅外观看上去更大气,同时也能保证了空间宽敞度。车身整体姿态低趴,腰线用分隔式设计,烘托出运动气息。车门底部的折线带有上扬的趋势,立体感比较强。多幅式轮毂的造型进一步提升了运动气息。

尾部细节也有一定升级,两侧尾灯带有一定的棱角处理,内部灯组细节处理精致,边缘用黑色饰条勾勒,设计上比较年轻化。尾部中间用凹陷式处理,后包围配备隐藏式排气,显得比较简约。总体而言,全新轩逸换代后颜值更高了,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无疑是很讨喜的。

年轻消费者比较注重可玩性,全新轩逸在内饰智能化方面表现出众。中控台搭载一款12.3英寸电容触控屏+7英寸全液晶仪表盘组合,仪表盘显示元素丰富,UI设计精美。中控屏下方配备三个圆形空调出风口,边缘用银色饰条勾勒。下方保留了一排小巧的物理按键,配合两侧圆形控制键,操作的便捷性和手感都不错。操控区挡把较为圆润,偏向于驾驶位一侧,让人很有操控的欲望。三幅式方向盘用平底式设计,在造型上也极具运动气息。在用料方面,车内大面积皮质材质,加上精致的缝线处理,彰显出全新轩逸的精致度。和此前车型相比较,换代后的全新轩逸内饰的舒适度和智能化氛围都有了较大提升。

在智能化方面,本次新车搭载的是东风日产自主研发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有了一定提升,除了拥有在线、导航这些基础功能之外,还支持远程监测、远程控制、语音控制功能,很多操作只需要“动嘴”就可以完成,甚至可以和手机无缝衔接,大大提升了用车便捷性。而在配置方面,手机无线充电面板、8扬声器高保真BOSE音响、环抱式氛围灯等,都可以给日常驾乘提供方便,以及烘托出氛围感。在10万级这个价位,全新轩逸丰富的配置,无疑是很有诚意也极具性价比的。

在舒适度方面,全新轩逸依托于2712mm的轴距以及1815mm的车宽,前后排空间宽敞度可以给个好评。同时车内配备的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用了航天零重力科技理念,在包裹性和腰部支撑能力方面都不错,能够给乘坐者带来舒缓的乘坐感受,缓解长途驾乘疲劳感。在这个价位级别的车型中,全新轩逸在舒适度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能够满足日常家用需求。

动力方面,全新轩逸燃油版搭载一款1.6L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9kw,峰值扭矩达到159N·m。传动方面则匹配了CVT无级变速箱,WLTC综合油耗低至5.57L/100km,是一款动力满足家用,同时又很省油的车型。除此之外,还提供了混动车型可选,e-POWER增程版车型搭载第二代e-POWER混动系统,WLTC综合油耗低至3.96L/100km,节能属性更强。底盘悬架方面,新车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组合,整体调校平顺,驾驶感是比较舒服的。同时,全新轩逸在行驶过程中,处理胎噪风噪的能力也得到增强,NVH表现突出。

全新轩逸拥有L2级驾驶功能,涵盖了并线、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车道居中保持、主动刹车等,同时还搭载了NISSAN i-SAFETY智能主动安全系统,包括倒车车侧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全景智能监控、变道盲区预警、超视距碰撞预警、预碰撞智能刹车、油门误踩纠正等功能,提升驾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编者认为,全新轩逸换代后,在驾控表现和驾驶功能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不仅融入了日产最新的技术,而且整车节能属性更适合家用需求了。

总结:可以看出,作为常年稳占紧凑型轿车销量TOP 3的车型,全新轩逸拥有14代车型累积的品质底蕴,还有500万用户的良好口碑,它本身就比同级别车型具备先天优势。而全新轩逸本次针对各方面进行升级换代,还提供了燃油+混动组合,产品力更强,相信会在竞争激烈的紧凑型轿车市场,迎来更大的突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鸣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东风日产新款轩逸将于3月10日上市 变化集中在前脸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相约一同出游踏青此时成了许多亲朋好友之间的话题,与家人同行也是增进亲情的好机会。此次,东风日产就组织了幸福陪伴之旅的活动,让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工作时间陪家人一同出门游玩,而陪伴我们一同出行的则是来自东风日产的新款轩逸。在此要强调一下的是:我们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出门玩,所以这类活动一定要多组织!

作为这次的主角,我们自然要对东风日产轩逸超混电驱车型进行一番介绍。今日陪伴我们的轩逸刚好是中期换代车型,车辆虽然没有进行较大的调整,但是也有值得一提的变化。新车的整体造型还是延续了这一代轩逸的设计思路,不过可以看到前脸的线条变得更加凌厉清晰,让面部看起来更加运动和前卫,而且我们眼前的这款车中网用了点阵式的设计,这是中期改款后轩逸用来区分超混电驱动力车型和纯燃油动力车型的,后者用的是镀铬条幅式的前中网设计。

尽管轩逸定位于紧凑级轿车,但该车在尺寸方面缺没那么保守,车身尺寸达到了4652毫米/1815毫米/1450毫米,轴距则达到了2712毫米,为车内获得更宽敞的空间做出了努力。

车内空间的打造一直都是东风日产非常关注的重点,新款轩逸的车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居家与前卫科技两种元素相结合的味道。营造一个舒适的驾乘空间,这在东风日产旗下家用汽车产品中都可以找到的核心重点,在这方面轩逸自然也不会轻视,车内几乎都用了皮革材质的覆盖,不仅能提升一定的档次感,还能为乘客带来舒适的乘坐环境。对于车内细节处的设计上,东风日产还是颇为用心的,富有活力的线条让乘客在车内坐得再久也不会轻易有疲惫感,科技等功能的加持也提升了车辆的功能性和科技感。

多功能仪表盘的造型相对传统,不过中央使用的也是现在主流的多功能显示屏幕,可以为驾驶员提供丰富的行车信息,另外由于此次我驾驶的是轩逸超混电驱车型,所以仪表盘内的一些信息根据动力系统的显示需要有所调整,也增添了许多新鲜感。尺寸达到12.3英寸的中控台大屏幕用触摸操作,内部集成了丰富的控制功能和功能,导航、在线音乐、收音机、联网功能等,都可在此操作。另外车内还提供了两个Type-C的USB接口,以及无线充电功能,这都为车辆的日常使用带来便利。

车辆的动力系统是东风日产的第二代e-POWER超混电驱系统,这套动力系统分别由一台燃油发动机、一台发电机和一台驱动电机组成,发动机并不直接为车辆提供动力,而是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带动发电机发电,为电池组和驱动电机提供能源。发动机为1.2升三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3千瓦,而整套第二代e-POWER超混电驱系统的综合功率为100千瓦,综合扭矩为300牛米。

由于车辆的动力来自电机,所以车辆的动力表现是相当的充沛,起步轻松、加速轻松,让车辆的整体动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路途中车辆的驾驶乐趣也得到了提升,尽管这不是一辆注重运动表现的轿车,但是在动力输出水平有了提升后,也感染到了车辆的整体驾驶表现,相信这是许多消费者都很乐意见到的情况。

当然,超混电驱系统除了动力充沛的特点外,续航能力强、能耗变得更经济也是这套动力系统的优势,这对于大多消费者而言绝对是有着极高的吸引力。而我们在一天的长途驾驶中也能感受到这一有事,在行驶一百多公里后油箱也没见有太多消耗,续航里程显示仍有七百多公里。

新款轩逸对于乘客的保护和呵护都是非常到位,底盘系统的调校是特别重要的,韧性适中的选择让悬挂系统不仅能为车辆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还能吸收几乎所有路面颠簸对车内乘客造成的冲击。另外还有就是车内座椅的舒适,皮革包裹的座椅让舒适度有着很好的保证,而座椅内部的填充物也让座椅的支撑性和柔软度有能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让乘客坐在车内舒适安心。

一路的体验让我可以感受到轩逸超混电驱车型的优势,经济的能耗和出色的动力相信就足以吸引许多消费者的青睐,而出众的颜值可以说符合国内几乎所有消费者的审美喜好,丰富的功能也让车辆的实用性得到提升,特别是智能安全系统和内置行车记录仪,都让车辆在路上驾驶时令人更加安心,加上车内宽敞且舒适的空间,让这一趟旅途更加能够感受到轩逸这款车仿佛就是另一个幸福的空间。

----------E------------N-------------D----------

想看到更多实用且实在的文章、音频和,尽在“车轱辘话的声音”!

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轱辘话的声音,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东风日产轩逸新老款车型对比

易车讯?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东风日产新款轩逸将于3月10日上市发售。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款轩逸针对造型及内饰都进行了进一步升级,并继续提供燃油版与电驱版e-POWER车型以供消费者选择。

首先从燃油版开始说起,新款轩逸应用了日产全新V-Motion家族设计语言,包括全新升级的V-Motion展翼式进气格栅,两侧细长的大灯组与前格栅相融合,灯腔内融入了透镜式LED大灯以及流水式LED转向灯,辨识度更高。

来到内饰部分,新车中控新增了12.3英寸的液晶大屏,同时,新车中控、门板、座椅上同样配置了大面积高质感棕色皮革包裹。

动力部分,申报信息显示新款轩逸继续搭载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99kW,峰值扭矩159N·m。传动部分,匹配CVT变速箱。

其次是新款轩逸·电驱版e-POWER车型上,新车应用了日产全新升级的V-Motion家族设计语言,并主要针对进气格栅与大灯组进行了优化设计,全新设计的V-Motion星阵式进气格栅极具视觉冲击力,辅以向两边扩展的双V镀铬金属饰条,与两侧狭长的大灯组相融合,进一步提升了车头的视觉宽度。

灯组设计上,新车融合了远近光灯组以及流水式LED转向灯,日常驾乘照明效果更佳,并换装全新17寸峰纹切削式轮圈。来到尾部,新车用了运动车型惯用的扁平化车身,配合黑色底部扩散器装饰,运动感十足。

进入车内,内饰部分也有着不小的焕新。新车中控台上,日产极具运动感的三炮筒空调出风口正式回归,出风口外轮廓用金属装饰条装饰。此次,还新增了蓝色氛围灯。

动力方面,新款轩逸·电驱版e-POWER搭载第二代e-POWER混动系统。该动力系统完全由电机驱动,内燃机仅作为发电专用的动力装置使用。日常行驶中,内燃机只负责发电,不参与驱动。而搭载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00kW,峰值扭矩可达300N·m。

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看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

配置增加/价格没涨!东风日产全新轩逸上市

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中,轩逸绝对是家喻户晓的车型,其宽敞的空间、舒适的座椅以及较低的油耗是吸引消费者的三大杀手锏。全新一代轩逸推出后,在延续这些经典优势的同时也不忘在设计上进行革新,使新车紧跟流行趋势,更具运动感和时尚气息。全新一代轩逸究竟有哪些变化?就通过本期的新老款车型对比,一起来寻找答案。

售价:略有下调

全新一代轩逸正式上市,新车售价区间10.90-14.30万元,相比停售的老款轩逸价格略有下调。车型配置方面,全新一代轩逸取消了1.8L发动机,并将车型精简至6款。动力系统方面,全新一代轩逸依旧搭载日产经典的HR16系列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传动系统匹配5速手动或CVT无级变速箱。

外观:车身更低矮,造型更运动

全新一代轩逸的改变重点在于对造型的重塑上,新车外观用了与全新天籁相似的Vmotion 2.0概念车设计语言,整体造型更加运动。同时车身也更加低矮,营造出了类似于轿跑车的视觉效果。

中网用标志性的V字造型,整体尺寸更大,同时前保险杠也更加凸出。修长的前大灯组与进气格栅相连通,内部用类似于箭羽几何的设计,十分精致。灯光配置方面,全新一代轩逸用全LED光源,相比老款LED+卤素的配置更加厚道。

全新一代轩逸的侧面用分段式腰线设计,搭配分体式设计的C柱,相比老款略显保守的平滑腰线处理显得更加个性。车身尺寸方面,全新一代轩逸的长度和轴距分别加长了10mm和12mm,宽度增加了55mm,而高度却降低了足足56mm,因此带来了更加低矮运动的车身造型。旋风样式双色铝合金轮圈相比老款的多辐造型更加动感,轮胎尺寸也升级到了215/50 R17。

车尾造型简洁大气,得益于宽度的增加尾部更显宽大,并且下方还增加了运动范十足的底部扰流板。尾灯同样用细长的造型,与头灯相呼应,内部增加了LED光带以及熏黑处理的设计元素,相比老款辨识度更高。

内饰:豪华质感更强,配置有增有减

相比外观的革新,全新一代轩逸对内饰同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悬浮式中控屏增加了车内的科技感,而棕黑搭配的内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豪华感。中控台上部用大面积的皮革材质进行包裹,再配合双缝线的工艺,视觉质感不俗。

全新样式的三辐式方向盘用平底设计,造型相当运动,多功能按键也改为了方块的造型,相比老款的圆角造型显得更加精致。

仪表盘依旧用传统机械构造,中央行车电脑显示屏尺寸有所增大,虽然比起老款的样式来说时尚不少,但相比更为主流的全液晶仪表还是有些中庸。

8英寸中控屏尺寸与老款保持一致,但改为了更加时尚的悬浮式设计,用触控+实体按键的操作形式。屏幕搭载了日产智联系统,功能方面涵盖了平时常用的多媒体、导航以及车辆设置等,但相比老款减少了OTA远程在线升级功能。

空调出风口和空调控制面板样式均进行了重新设计,出风口用了类似于飞机引擎的造型,空调面板增加了一块长条的液晶屏,可以显示温度、风量等信息。功能方面配备了双区自动空调系统,但没有PM2.5过滤功能。

配置方面,全新一代轩逸相比老款增加了副驾驶无钥匙进入、发动机远程启动、方向盘前后调节、内置行车记录仪、外后视镜加热等诸多实用性配置,但却将手刹改为了不太方便的脚刹,对于日常用车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

动力方面,全新一代轩逸依旧搭载日产HR16系列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不过技术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不仅动力性能小幅提升,还满足了国六排放标准,并且油耗也得到了进一步降低。参数方面,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至102kW(139PS),最大扭矩达到了169N·m。传动系统匹配的是5速手动或CVT无级变速箱。

空间:座椅升级,乘坐舒适性更好

日产车型座椅的舒适性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全新一代轩逸针对座椅进行了升级。不仅增加了菱形纹路,造型看着更加高级,还用了三层缓冲材质,优化人机工程设计,使压力分布更加均匀,提供从腰部到背部的贴合支撑。功能方面,全新一代轩逸为驾驶席座椅增加了电动调节和腰部支撑调节,对比老款车型乘坐舒适性更好。

乘坐空间方面,由于全新一代轩逸长度、宽度和轴距都得到了增大,因此前后排腿部空间,后排横向空间势必得到了加强。而高度降低后头部空间多少会有些缩减,但对于整体的乘坐舒适性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储物方面,全新一代轩逸也和老款车型一样,满足了基本的使用需求。前车门的储物槽宽度一般,仅能容纳一瓶水,相比之下后车门的储物槽宽度和长度都不错;中央扶手箱内部空间不小,全新一代轩逸还增加了一个USB接口;此外,前后排杯架、手套箱以及座椅后方置物袋都达到了这个级别车型该有的水准。

全新一代轩逸的后备箱开口宽度和高度均进行了调整,相比老款车型开口更宽同时高度有所降低,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装卸物品。后备箱内部平整度不错,560升的容积也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安全:主动安全配置提升

安全配置方面,全新一代轩逸全系标配胎压监测、车身稳定控制、发动机电子防盗、坡道等实用功能。相比老款车型,全新一代轩逸的顶配车型在主动安全配置方面进一步提升,除了继续搭载车道偏离预警、倒车车侧预警、变道盲区预警等,新车增加了油门误踩纠正和疲劳智能预警等功能,同时,全新一代轩逸还提供了超视距前端碰撞预警系统,可以同时感知前方两辆汽车的相对速度和距离,从而提醒位于驾驶者视线之外的风险,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老款轩逸凭借宽敞的空间、舒适的座椅以及较低的油耗,在紧凑型轿车市场中征战多年,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全新一代轩逸在保留老款车型优秀基因的同时,针对外观内饰进行了年轻化的打造,使其更符合当今主流年轻消费人群的审美;并且加强了主动安全配置,提升了新车的性价比;而性能小幅升级的动力系统,更是体现了日产深厚的技术功底。在整体售价降低的趋势下,综合各方面表现来看,全新一代轩逸仍然是这个级别中最值得推荐的家用轿车之一。

3月10日,东风日产全新轩逸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包含轩逸·经典在内的11款车型,售价区间为9.98-17.49万元。其中,全新轩逸共推出3款车型,官方指导价格为11.90万元~13.39万元;超混电驱轩逸共推出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格为13.89万元~17.49万元。

此外,东风日产还带来了幸福购车礼、幸福保养礼、幸福置换礼、幸福增购礼、幸福畅享礼五重礼遇,让广大消费者轻松拥有轩逸式幸福,具体可以详询东风日产专营店。

轩逸2022年全年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为420665辆,稳拿轿车销量榜销冠,而这也是它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了。第二名的五菱宏光MINI EV就不都说了,第三名的大众朗逸比轩逸少了将近7万辆,至于排名第六的卡罗拉,比轩逸少了接近17万辆,由此足以证明国内消费者对轩逸这台车的偏爱。而轩逸的用户数已达500万,用户群体非常庞大。

全新轩逸的整体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车头的造型相较老款有很大变化,家族式V-Motion设计语言被保留,但大量的镀铬装饰被缩减,中间的格栅位置更加外扩,更好的拉伸了车头的横向宽度,L型的运动装饰也被改成了更简洁的竖向设计,整体向老大哥天籁看齐。燃油版和混动版车型将提供两套前脸设计,一个是横向的格栅,一个是点阵式设计,目的也是增加不同版本车型的辨识度。另外,全新型在灯腔内加入了透镜式LED大灯以及流水式LED转向灯,这对于轩逸来说算得上是挺大的升级了。

除了前脸外,车身和车尾的变化比较小,和老款车型看起来差不多。新款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4652/1815/1450mm,轴距2712mm,长度有细化,主要是因为外观套件改动的原因。

全新轩逸搭载7英寸全液晶仪表和同级最大的12.3英寸触控屏,配合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质感较老款有了一定提升。在超混电驱轩逸上,极具运动感的三炮筒空调出风口得以回归,配合12.3英寸触控屏、BOSE音响系统、环抱式氛围灯,整体的卖相更出色。超混电驱车型使用了更小的电子挡杆,在门板、仪表台、空调出风口外圈等区域加入了蓝色氛围灯,同样也是进一步强调混动身份。值得一提的是在超混电驱车型上,搭载了ProPILOT L2级驾驶。

硬件方面,燃油版车型将继续使用1.6L+CVT的动力总成,发动机最大功率135马力,最大扭矩159N·m。超混电驱车型用1.2L自然吸气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电池组的增程式电驱系统,驱动电机拥有136马力、300N·m。燃油版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2秒,而超混电驱车型可以做到8秒多,后者对于一台A级车来说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或许作为网约车用途,大家考虑的是车价足够低,怎么省钱怎么来。但对于家用来说,超混电驱车型无论是从体验还是到经济性,做的都是更好的,抬高一些预算换体验是值得的。

编辑总结:

全新轩逸的销量自然不必多说,肯定又是爆款。说到底,轩逸能卖的这么好,主要还是价格亲民,A级合资车终端能有一两万的优惠幅度可不算常事,算下来轩逸要比卡罗拉等合资竞品都要更便宜,甚至是比不少自主车型价格还低。尽管燃油版的轩逸已经挑不出什么亮点,但你开一圈之后也挑不出来什么令人不爽的槽点,坐着挺舒服空间还挺大的后排、百公里6L多的油耗、轻快的驾驶风格、哪都能保养能换件的便利性,这些其实也都是购买这级别车型消费者的诉求。不得不说网约车市场赋予了轩逸很大的市场份额,而这也恰恰证明了这台车足够省钱省心。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扉旅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